專案背景
《有社人種》是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新聞部發行的刊物,半年為一期。
2017-2019
刊物
No.3〈迷亂〉(2017年12月號)
在第三期《有社人種》,我擔任採訪編輯與作家瀟湘神(羅傳樵)進行訪談,撰寫專欄〈當妖異成為日常——在都市隱身的妖怪與當代臺灣的記憶鍵結〉。
瀟湘神深入台灣妖怪傳說,以小說為載體,探問社會集體的迷亂如何寄託在妖怪文學之中。
第三期為線上發行,全本連結請見→有社人種<迷亂> Issuu
No.4〈生活在他方〉(2018年7月號)
在第四期《有社人種》,我擔任總編,負責主題企劃、專案排程、徵稿活動、校稿等編務。
本期編輯室報告〈在對他方的永恆求索中 擁臥生活之傷〉中,說明來自法國詩人韓波(Rimbaud)的名言──「生活在他方」(La vie est ailleurs)是如何穿越時間與空間之流,打動在交大的我們。
第四期為線上發行,全本連結請見→有社人種<生活在他方> Issuu
No.5 〈異鄉人〉(2019年1月號)
第五期的主題是〈異鄉人〉,在這份刊物中開展成許多面向。包含:
- 地理上的異鄉經驗,也就是「離鄉者在異地生活的體會」
- 社會中的異鄉人,是每個人都可能體驗過的「與社會格格不入感到疏離的狀態」
- 在跨文化交流之間因為翻譯所被遺落的細節
這一期有兩大突破。有賴很有想法又功力強大的美編,刊物本身的圖像符號與編排設計,自身便是一種表達「異鄉人」核心的創作展現。第二點突破,則是第五期迎來了《有社人種》第一次紙本化販售的企劃。印刷工程的加入,讓美(ㄅㄧㄢ)術(ㄨˋ)更加豐(ㄇㄤˊ)富(ㄌㄨˋ)。
當我們說「異鄉人」究竟指的是什麼?這個詞彙又從哪裡來、用在哪裡?本刊主題故事梳理The stranger、L’étranger、異鄉人三種語言脈絡下的歧義,除了解答這個讀者心中的疑惑,也從三者之間的重疊與錯開的空間,拓開言論與思緒得以蔓延的線索。
在第五期,我除了擔任總編輯之外,也發表了一篇有關翻譯的專欄。
隨著學習法文的時間越來越久,如今回頭看這篇數年前的文章,感覺有點不好意思。
但是,在文章背後推敲語言之間轉換的藝術、做著不能兩全的選擇,那樣的情景也召喚了我不要忘了當初學語言的初衷,一開始就是純粹的想要能親身感受另一種語言的美好,用另一種世界觀思考事情。
希望不要被沿途看見別人所擁有的那些閃閃發光的東西吸引,用我自己的感動去交換。
No.6 〈人社字典〉(2019年12月號)
第六期在編務過程中我們一直稱之為「字典企劃」。
字典的編者在釋義過程中,定義了一個詞彙的讀音、來由、種種可能的含義。
那些詞彙,以人社系觀點會做出什麼樣的解釋呢?
在第六期我們新聞部是「編字典的人」,以部員們關心的關鍵字出發選擇題材,並在附錄搜羅散落在各個文章中的關鍵詞彙,以我們的口吻來進行解釋、示範使用方式。
有點詼諧戲謔,但又對詞源考究格外較真,這部屬於「人社人」的字典,最終也長出了非常人社系的模樣。
在第六期我發表的文章是對賴和〈豐作〉的作品評論。這時候的我還沒有踏入台文所,正在盡可能讓自己有機會接觸台灣文學的過程中努力著。
在第六期,我們試圖讓團隊編制分工更加細膩。
分為主編與總編兩個人共同領導編務的進行。作為企劃主題發想與執行的我擔任主編,編務的進程與追蹤則交由總編專責負責。
除了內容之外,配合字典主題,這一期刊物尺寸縮小為A6,內容的排版也進行了與以往不同的設計。
作為第二次紙本刊物的發行,這一期將印刷更進一步變成了展現團隊想法的空間,使用聖經紙模擬出辭海的質感。
在新聞部之後
為這份刊物投注了心力、對新聞部充滿了歸屬感的我,為了將自己在種種嘗試中學會(以及行不通)的事情教給日後每一位加入的部員,寫了幾份說明書、整理範本、密碼等等,放在雲端裡,期待有人奠基在這樣簡陋卻篳路藍縷的基礎上,創造出新的傳統。
回顧我所參與的這四期,從一開始我是以部員的身份加入,負責其中一篇採訪專欄。後來突然變成我要主持整本編務、向所有人催稿(對不起!)對徵稿傷腦筋。
不變的是,我感覺自己很幸運身處在一個有想法、有才華又有執行力的團隊中,能夠盡情嘗試各種想做的事。